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受威胁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范围内已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28.2万处,威胁约2000万人的生命安全和4500亿元的财产安全。据相关部门统计,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先后开展了全面的、系统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多轮针对灾害隐患的拉网式、地毯式排查,由于点多面广,过去的调查工作主要是围绕城镇、重大工程等地区开展调查,以灾害隐患点调查、汛期巡查等方式。由于其调查方法的局限性,近年来发生的绝大多数重大地质灾害事件都不在预案点范围内。针对我国地质灾害隐患点种类多、分布地域广、特征复杂等特点,需要更大范围覆盖并快速检测到相关变化,对新的灾害隐患点识别和监测预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入夏以来,随着我国各地降雨量的增长,各地山地灾害频频发生,不少人会想到滑坡预警技术。就在今年2月17日发生在贵州省兴义市龙井村9组的页岩滑坡事故中,由于提前1小时预警,400多名群众提前撤离,无一人伤亡。
7月23日21时20分,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鸡场镇坪地村岔沟组发生一起山体滑坡。截至24日11时许,贵州水城县山体滑坡现场已搜救出22人,其中11人生还,11人死亡,初步判断34人失联。
“那么这次滑坡事故后,首先很多人想问,为什么没有预警?为什么没有安装设备?因为现有技术力量难以对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实现全面掌握。找出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仍是难题”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许强说。
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是指通过在地质灾害重大隐患点,布设实时监控设备,并依据灾害前地质监控信息,发布预警的技术。在2月17日贵州兴义市龙井村9组的页岩滑预警中,由于当地滑坡点布设了6台自适应采样频率监测预警仪器及其它综合预警仪器,相关检测设备根据当地裂缝变形速度,通过自动调整采样频率,从而实现精准预警。
在现有技术下,要实现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首先要进行排查,找到地质灾害重大隐患点,这是一个前提条件。“我打一个简单的比方,一个病人都没有去医院看过病,当他某天突发疾病后,有人问,为什么医院没把他的病治好?这很难回答。”我们近几年一直在提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就是首先要知道这个地方是隐患,我们才可能监测和预警。需要强调的是,不管是通过人工调查还是技术筛查,也不可能查出所有的隐患点。滑坡主要靠重力作用实现,其诱因包括强降雨等气候问题、人类活动、地震活动等。
从目前收集资料看,此次贵州滑坡灾害,是降雨诱发。在这次强降性降雨过程中、在某个区域内,有的稳定性差的斜坡,就有可能发生灾害;稳定性较好的,地方就不会有这些问题。难点在于,这其中涉及的覆盖范围太大,监测人员不可能对当地所有的斜坡进行勘察,此一定会存在防不胜防的问题。
目前实现地质灾害预警是通过人工排查或者地质调查已经发现当地有重大灾害隐患的区域,在灾害隐患区域的地面和坡体内部进行对位移、应力、含水量、水位、雨量等指标的监测,将现场自动采集、监测数据的远程无线传输至监测云平台——知物云,对现场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以及根据监测数据建立模型对灾害的发生时间作出及时准确的预警预报从而进行预警。
客观地讲,目前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还是一个国际难题,还不可能提前对灾害发生的时间作出十分准确的预报。但近年来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对大多数已进行科学、专业监测的地质灾害体而言,在灾害发生前,提前数小时、数分钟发出预警信息还是可能的。
未来对于的地质灾害预警,首先要进行尽可能地进行大范围地质隐患早期识别,通过人工调查尽可能把隐患排查出来。其次,进一步加强气象预警,降雨是滑坡灾害非常重要的触发因素,将气象预警的资料和地质资料结合起来,进行地质灾害预警分析,达到区域性大范围的预警,用于做好地质灾害群防群治工作。最后,则是加快研发普适性的监测仪器设备及监测云平台,降低监测云平台的使用成本,大面积推广使用的价廉物美,可实现较大覆盖面的预警监控设备,把我们认为的隐患点“看守”起来。